第十二届中国睡眠医学学术年会在成都举办
我院作品《以呼之名》荣获睡眠医学科普秀第二名
7月16日-18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四医院承办的第十二届睡眠医学学术年会在成都举办。会议设置主会场一个,分会场六个,举办第十二届睡眠医学执业技能大赛,第一届睡眠医学科普秀。
7月17日下午,四川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会主任委员、我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张晓晴教授做“微创下腭咽重塑手术对OSA患者的重要意义”报告。报告中,张教授介绍了微创手术特点、手术方式,科研现状和手术案例。其中一位微创术后17年的患者自述手术后,睡觉几乎打鼾减轻、憋气消失,白天精神好,无嗜睡状况。
基于软组织下的咽腔重塑手术使咽腔扩大了6-10倍左右,改善了缺氧状况,有效延长OSA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对于OSA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状态提升以及预防OSA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探索、创新开发的微创下咽腔重塑手术,通过大量手术后患者随访证实,此手术模式对OSA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价值。
本次年会增设全新版块——睡眠医学科普演讲比赛,以“畅享良好睡眠,睡眠专家讲科普”为主题,旨在提高疾病诊疗水平,向广大市民普及睡眠疾病危害。
经过前期线上视频初赛选拔,来自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各大医院的17个团队从5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现场决赛。在比赛现场中,来自各大医院的医护人员纷纷亮出绝招,通过情景剧、演讲、歌曲表演等多种形式,汇聚各地的方言魅力,生动演绎了生活中常出现的睡眠疾病以及相关睡眠医学知识。
我院睡眠医学中心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支入选决赛的队伍,一经亮相就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绩。节目音乐改编周杰伦《以父之名》,以说唱、表演方式,不仅融合了音乐旋律的节奏感,还再现了打鼾患者生活中的困扰,不仅说明了病情成因,还介绍了诊断标准和手术治疗方法等鼾症治疗中患者最关切的科普知识。

节目在初赛阶段,科普秀负责人从日常门诊中患者自述的生活经历得到灵感,用音乐中的尖叫声表达患者因鼾症而难以安眠的情绪,进而用歌曲节奏将科普内容表达出来。备战决赛时,在张晓晴主任支持下,四川大学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医、技们均参与决赛演出,老师们在保证日常繁忙工作的顺利进行下,利用中午和周末的休息时间,在睡眠监测室的狭小过道中一边吃着午饭一边彩排。
四川手机报全程报道了此次科普比赛,采访中张晓晴教授表示: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作为专业人员,更要承担为市民科普的责任,既要上得了手术台,还要上得了舞台,内要进门诊,外要进社区,进社会,走进老百姓身边,把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知识,以老百姓喜欢的形式,装进老百姓的大脑中。这一次科普大赛,就是耳鼻咽喉科眠中心最好的一次尝试。张晓晴教授表示,比赛已经结束,但是一次新的开始,我们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将科室的科普宣传工作提高新的层面,为患者、为医院,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